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edu.ccutv.cc)教育新闻在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重庆文理学院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召唤,搭建多元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在推动乡村振兴、城乡共同富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多维并进
开辟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
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与途径,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与服务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服务平台。紧跟优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服务、涉农技能培训等需要,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领导对接联络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机制,形成“五基地两院一联盟”平台体系。“五基地”是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重庆市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重庆市乡村非遗文化研创基地、重庆市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教育基地,“两院”是指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和乡村振兴学院,“一联盟”是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学院联盟。
创新服务路径,优化工作体系。学校建立了“个十百千万”乡村振兴服务体系。“个”是指各级平台入驻了6个国家级别专家服务团队;“十”是指各级平台入驻了47个专家服务团;“百”是指每年动员百余名博士、教授、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千”是指每年引导大学生通过“三下乡”、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比赛等走进农村参与乡村振兴1000余人次,培养培训乡村振兴各类人才3000人次以上;“万”是指每年服务群众一万余人次。
项目共建
激发乡村产业新活力
学校对接“三农”需求,紧跟农业技术进步和新兴业态发展,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不断增强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贡献度。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学校特色植物、智能农机等科技创新团队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瓶颈10余项,生姜、猕猴桃、蓝莓等累计推广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病害微生态制剂防控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中的21个产品获农业部门登记,其防控技术荣获国家级别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学校各团队相关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推进校地服务项目,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在成都市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成都推广与服务中心和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成都分院,与西藏类乌齐县共建乡村振兴学院类乌齐分院,在川渝两地共建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和实践基地33个。
育训并举
提升技能助农新高度
学校坚持以需求侧为导向,结合乡村产业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加快培养本土乡村“工匠”,让技能致富、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宽。
学校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和乡村人才培育工作,组建重庆市乡村振兴全科人才创新实验班,培训基层干部超3000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名,培养农业致富带头人1000余名。学校与武隆区联合培养、培训贴合武隆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人才,选派博士、教授等专业人才及优秀管理骨干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和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依托“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为武隆培训乡村教师279名,2个大学生“三下乡”团队荣获全国示范团队。
传承创新
绘就文化振兴新画卷
学校作为地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阵地,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助力乡村营造良好的乡风、民风,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
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帮助乡村开展文化场所建设、文化主题活动策划、人居环境设计改造等,助推实现“一村一特色”。学校围绕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文社科、规划设计、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优势,为重庆市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蓄力。依托重庆市乡村非遗文化研创基地,通过品牌文化打造、非遗名录打造、非遗技艺传承、规划设计与实施等,为10余个区(县)完成乡村规划设计70余项,打造50余个国家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川渝两地策划乡村品牌项目40余个。
近日,重庆市授予重庆文理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风正时济,任重道远。重庆文理学院将继续把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学校社会服务的重点任务,把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服务“三农”工作的重点目标,把助力重庆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作为学校应用型工业大学建设的重点工程,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乃至全国打造更有辨识度、更具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标志性成果。
(杜孝田 向飞)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www.edu.ccutv.cn/讯 更多资讯....
标签:教育资讯 科普在线 书画园地 百业信息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方 中国教育在线
本文由作者笔名:中国教育新闻网 于 2024-09-12 12:15:02发表在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本文链接: http://edu.ccutv.cn/edu/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