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视教育资讯> 科普在线> 正文

信息化服务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edu.ccutv.cc)教育新闻在线

一、信息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

信息化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和推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劳动者自身解放的过程,它是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信息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就业问题提出了挑战。信息化的推进并不是总和就业增长相适应的。具体反映在就业的双重效应上。早在工业化时期初期,人们已经认识到机械化的工具可以代替部分人类劳动,尤其是可以代替部分体力劳动,也就产生了“工具替代劳动力”的说法,也曾经一度引起人们对失业的担心,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对机械化的排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大量开发和广泛应用,也同样产生了替代劳动力的效应,这种效应被称为就业的缩减效应。与机械化的替代体力劳动不同的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主要替代的是人类的脑力劳动。信息化使人们闲暇增加的同时,也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失业。

然而,信息化也具有促进就业的增补效应。这体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及其运用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产品价格水平的降低,促进了销售规模的扩大,进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增加,这就是所谓技术进步的“第二次就业效应”;信息技术发展及其运用促进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强度下降,以及可替代资源增加。同时,还刺激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产生更多新需求。这将促进消费品和劳务的升级换代,拉动供给和生产,增加就业岗位;信息技术应用有助于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的生产服务领域和新的产业,从而创造新的岗位。

二、信息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信息化的发展对就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使得基于男女体力差异而进行的工作分工变得不再重要。在信息化条件下,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将使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转移与流动面临技术“门槛”或壁垒,从而带来负面影响。但是,信息化也为女性提供了获取和利用信息求得自身发展的新的途径与方法。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一直以来的劳动制约条件、传统的劳动分工、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意识也将被淡化。在信息化环境下,工作与家庭的对立观念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三、信息化对就业方式的影响

信息化带动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软硬件、办公设备自动化等行业就业岗位大幅增加。比如,1987年成立的华为公司,目前全球员工总数已达18.8万人。还有一大批依托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形态和就业岗位。比如,众多劳动者通过微信、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多种形态的灵活就业。信息化带来就业方式变革。过去10年,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大变革就是互联网平台就业人员大幅增加。互联网平台将“工作”细分为具体的“任务”,通过“众包”方式提供给众多劳动者。基于信息技术和“众包”方式的互联网平台大大降低了生产服务和市场交易成本,服务半径扩展到地区、全国乃至全球。大量劳动者甚至是跨越不同时区劳动者的参与,使企业可以迅速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互联网平台就业岗位具有劳动关系松散、进出自由、工作时间灵活、自主性强等新特征。

综上所述,信息化对就业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也带来了就业结构和方式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以实现稳就业的目标。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www.edu.ccutv.cn/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教育资讯  科普在线  书画园地  百业信息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方 中国教育在线